2014商业照明设计市场状况及要点分析(二)
发布时间:2014-12-24 消息来源:天琢照明
根据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国内各类成规模的Shopping Mall将达到4500家,如果平均分配到中国661个地级市,每个城市有7家以上。从行业2/8分布效应方面分析,即80%的购物中心将集中在20%的大中型城市,那么前100个大中城市中,每个城市的购物中心保有量将达到36个。若按每个购物中心体量为10万平方米测算,按人均商业面积2平方米计算,每个城市仅城市级购物中心的消化量就需要180万人。而如果将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城市级商业所承载的消费力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0%计算,这前100个大中型城市平均要有900万人,才能支撑、消化如此多的购物中心。
另外,考虑到网络购物对商业实体店的市场冲击,在服装零售领域将有20%的市场被网络分食,如此算来,大中城市需要1000万以上的人口才能支撑未来的购物中心保有量。综上所述,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大型购物中心显然是供大于求的。
Ⅲ:同质市场需求中,灯光设计优势在凸显
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恒隆、新鸿基、嘉里等几家港资或外资开发商在中国内地建造了第一批购物中心模式的商场,也将外资建筑事务所同期带入中国,而改变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那一套图纸,现已被中国开发商和本土设计机构快速学习和吸收。纵观如今的商业设计领域,本地设计院已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
通过对上海地区各大商业购物中心的实地走访,让笔者不禁感慨:当前同质化的Shopping Mall设计,在警示我们,中国市场应该有自己的性格,做出自己的市场需求。而从《2014商业综合体各业态设计规范标准》来看,餐饮业、专业卖场、零售卖场、酒店业、电影院等在“商圈选择、气氛、安全、功能”几方面有了更为明细的标准要求。
如商品消费空间分设有开放性的消费空间和独立封闭的专卖空间;非商品消费空间则有入口、大厅、走廊、通道、扶手电梯、直通电梯、休息区、体验区;附属配套设施空间有办公室、配电室、财务中心、物流通道、员工通道、设备间、仓库等。其中商业综合体的照明由于空间属性的多样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光环境特点,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空间与光的关系,注重光在空间中的层次变化与过渡,照明手法则要做到多样化、差异化与主体化共存。
这当中的并存,需要综合考虑商品风格类型、室内装修风格和消费人群心理及生理特征,倾向于体验式消费设计,因此灯光设计对气氛的营造也成了关键。照度适宜,空间亮度、眩光控制、结合室内各种载体凸显层次与意境的照明设计,在体现美的价值和商业价值上会有更为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