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的彩色泛光照明设计(一)
发布时间:2015-6-24 消息来源:天琢照明
导读:著名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说:“脱离了具体的对象谈色彩等于零”。泛光照明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光照,在观感上改变建筑物的固有色和质感,使受光照的建筑形体变成一种晶莹的“半透明体”。它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技法,可使建筑物的形式和色彩在夜晚再现。
泛光照明中的颜色
色彩特征
一般来说,建筑夜景照明中使用的光色可分为白光和彩光,其中白光又包括6000K左右的冷白色调的光(如日光色荧光灯、高压汞灯),4000K左右的暖白色调的光(如金卤灯)和2000-3000K的暖黄色调的光(如白炽灯、高压钠灯);彩色光则包括通过使用彩色光源或彩色滤光片而获得的各种色相的彩色光。
由于各种光源的光色不相同,因此当需要色光时一般应用滤色片,通过滤色片吸收或反射不需要的色光而透射出需要的色光,其透射的光量会大幅度的减少,透射比为:琥珀色滤色片0.4-0.6,红色滤色片0.15-0.2,绿色滤色片0.05-0.1,蓝色的色片0.03-0.05。考虑到滤色片的吸收作用,为取得与无色光相等的照度或相同的装饰效果,则要相应增大光源照度,其不同光源的增大系数见表1。
表1:透明白炽灯的增大系数
色彩使用结果
色彩的使用效果主要体现在色彩的物理效果、心理效果、生理效果、标志作用、吸热能力和反射率等方面。特别是不同的颜色对人生理上的不同刺激,影响到人们对色彩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色彩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们广泛接触,往往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属性。
红色,常使人想到太阳、火,给人鼓舞与兴奋;白色,常使人想到冰雪、寒冷、给人纯洁,冷峻的感觉;黄色,带有高贵的气味,显得明亮、柔和、活跃、素雅;紫色,表现贵重、庄严;绿色,使人联想到青山绿水,象征着青春、和平、生命。
建筑立面泛光照明处理技法
建筑立面泛光处理技法的要求是:
1、在近处能够看清楚建筑立面细部的材料颜色和质感等,在远处能够看清楚建筑体量和立面的光色。
2、要掌握建筑立面的特点,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照射,以便产生显著的立体感,特别是产生光色的层次效果。
3、要突出照射建筑立面,使它与周围环境形成明暗对比,充分发挥周围环境的陪衬作用。
4、了解建筑立面材料对光的反射比,在此基础上确定要求的照度。
表2:建筑立面材料和泛光照明效果的关系
从表2可知,相同的表面材料用同样颜色的光投射会使色彩鲜艳。建筑物表面材料和色彩对光的反射率有很大差异,因此,要使照明达到同样的明亮效果,泛光照度也要相应改变,具体可参阅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