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城市过度景观照明导致的能耗过大?
发布时间:2013-12-9 消息来源:天琢照明
灯光从亮到美,由美到雅,实现着由实用照明到文化表达的转变,成为城市文化重要的表达载体。近20年,中国城市照明从上世纪90年代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得到关注,到近10年来在全国各地都得到重视,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夜景照明作为必要的城市基础建设投入,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带动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式之一。
城市照明如今已经成为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色灯光争奇斗艳,各城市灯光也不再千篇一律,而是充分凸显地域文化,用光语言去表现独特的城市魅力。 灯光从亮到美,由美到雅,实现着由实用照明到文化表达的转变,成为城市文化重要的表达载体。
近20年,中国城市照明从上世纪90年代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得到关注,到近10年来在全国各地都得到重视,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夜景照明作为必要的城市基础建设投入,成为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带动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式之一。大众表达出城市夜晚应增添魅力的文化诉求。
国家和城市一系列大事件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对中国城市照明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灯光不仅烘托了气氛、集聚了人气、营造了气氛,也对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大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了巨大的推助效应。世界各地举办的灯光秀和灯光节,更是将城市作为舞台,上演了一场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灯光艺术盛宴。
光与照明既包含科学,又涉及艺术,城市照明是两者的高度结合。功能照明更加注重光照的品质,景观灯光则强调如何愉悦大众的视觉,两者都需要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如何避免城市过度景观照明导致的能耗过大、如何防止错误的楼宇照明方式引发的城市光污染、如何降低炫目跳闪的彩色光照对视觉的伤害、如何通过专业设计正确引导大众审美方向等不容忽视的各种问题,都是未来城市照明发展和建设必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城市照明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认知,也在中国悄然发生着变化。
大量的工程实践从“以景观美化为导向、以亮度(或照度)为标准”的“亮化城市”发展建设模式,逐步进入到“以人为本、关注自然、提高环境意识”的“靓化城市”阶段。
我国城市照明的法制化、规范化也取得重大发展,城市照明规划正式纳入到城市规划编制的体系中,成为法定的城市专项规划内容。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成为各地区新一轮城市照明关注的重点,中国的城市照明从而以“人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新思维步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