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智能照明(二)
发布时间:2014-9-11 消息来源:天琢照明
智能照明产品的服务形态
智能照明产品因其系统的技术性较高、关联性较强,出现问题的几率相比传统照明较高,这时如果在售后服务上不能到位的话,不仅会影响客户对智能照明产品的满意度,更会严重地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在今年广州国际照明光亚展上,广州某家智能照明企业的负责人就如此透露,“现在智能家居的产品90%以上不能让用户直接买回家,直接装上使用,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基本上都需要售后服务,还有技术支持,才能够用好智能家居产品。”
售后服务影响消费决策
细心的消费者在购买照明产品的时候就会发现,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都有提供上门安装服务和清洗服务的今天,在灯具行业却少有类似的服务。针对目前灯具市场普遍存在的售后服务缺失的问题,业内专家指出,灯具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目前的竞争都还只是停留在低端的价格比拼上,很多灯具厂商并没有意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还没有看到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渴望。所以,很多时候,售后服务会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在家电领域有明文法律规定相关的配件必须保持5年的供应期,但是,显然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灯具。曾有消费者反映,水晶灯因为价格昂贵,商家不提供清洗服务,而保洁公司因为相同的原因二不敢轻易接收。甚至,还有反映说才刚买的灯具没几天就坏了,因为维权意识不高也就不了了之。
对此,某公司照明董事长杨世旬表示:“一个产业要做强,一个企业要做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定位和标准的统一。”上述业内专家也建议说,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加强自身维权意识,不能因为灯具价格不高或者怕麻烦而放弃维权;另一方面,厂商应该加强管理,为整个照明灯饰行业的规范和积极发展尽一份力。
最好的售后服务是没有售后服务
“不需要售后服务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这是新时期中国制造产业的代表企业格力电器一直奉行的服务理念,近年来在灯具行业可谓备受推崇。服务应该贯穿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与售后服务相比,售前和售中的服务显得更为重要,优质的产品就是最好的服务,引用格力电器总裁的话说:“空调卖出后,最好八年不和用户见面。”的确,这是最完美的售后表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容易的事,绝对优质的产品质量是完美表现的前提。
“细节决定一家企业的成败与长远,想要在灯具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不得不说,企业要做好技术研发、品牌推广、产品供应、方案设计的同时,还需要一套完善的售后体系。”某照明企业负责人如此说道。包括传统灯具、LED灯具生产企业以及开关企业在内的受访者都不质疑智能照明的前景。但对其渠道建立、销售通路、制约普及应用的因素等没有清晰、完整的思路。
从智能开关或智能控制系统生产企业及相关技术机构反馈的信息来看,智能照明技术已经进入较成熟的阶段。相关技术专家分析,在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大背景下,实际上,照明的智能化技术显得并不复杂,运用部分已有技术就能满足需要。其技术特点是每个企业掌握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应用的不平衡;智能照明的技术难点则是标准化的制定和应用,这涉及到通用性的问题,以及照明智能技术与其他智能技术的衔接问题。
阐述如上技术问题的目的是:在技术不再是建立市场的主要瓶颈的前提下(事实上,任何技术并不需要发展到极致水平才可以到实际应用),系统销售的建立才有可能。智能照明并非今天才在市场上出现(至少十年前就有声控开关一类的智能产品),但智能照明的普及应用尚未形成,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智能照明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从已知的应用领域来看,目前主要局限在公共场合的应用。根据笔者个人的看法,进入“智能照明时代”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市场份额占到开关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十左右;其二,进入5%及以上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