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终端元件 照明将是最佳载具(二)
发布时间:2014-12-3 消息来源:天琢照明
智能生活不容易 需符合身体需求才是好照明
梁立田表示“光”会影响视觉和生理功能,人有3种椎状细胞,会看到不同的颜色,而某些特定波长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影响睡眠。而光谱光效函数中,明视野的尖峰值为555nm,暗视野的尖峰值在506nm,至于会影响Circadian (生理节奏)的尖峰值则是蓝光的460nm,医生建议大家少看屏幕、灯罩,是因为容易影响褪黑激素,造成睡眠质量不良。
因此在智能医院里面,由于病人本身抵抗力就弱,所以具备可调光灯具已是必备,且需要非常精确,并能依据长者需求来调光。
由于大多人80%的时间都在室内,因此室内导航是需要的。以智能零售店为例,使用VLC(可见光通讯),搭配手机来感应,便可知道自身的位置与商品的摆放位置,并可进而做到Online to Offline的连结。
还有,灯具的体积,其实可以摆入各式各类的感应器,运用在智能家庭、智能办公室等等,可以做到娱乐(人走到哪里,音乐或光源跟著到哪里)、安防(门窗被盗贼打开,床头灯变红色)、照护(家里长辈活动量统计、睡眠自动调光)、光线及占用感测(如侦测到会议室无人时自动关灯),以做到真正的智能生活。
此外,他也说明停车塔运用智能照明的案例,透过传感器做停车导引、侦测人员活动,并能做到昼光融合,统计共可节省约60%的电力。至于Dual-Junction(双结)的IR应用在监视摄像机部分,其光学设计可以让其聚焦更远,提供更好的夜视效果。
若搭配车灯使用,便可侦测到路上的人,或将灯光照射“分岔”开来,以便不直接照射对方让对方刺眼,增进彼此安全。因此从路灯、节能到安防,可以跨产业集成多项技术,让连结无死角,照护无间隙。
最后他总结,透过IoT(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科技的集成),将感知/服务、运算/传输、电路控制、以及“关键光源”,便能发挥照明的更多应用,创造更大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