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照明设计师如何看待我国的城市照明(一)
发布时间:2014-12-11 消息来源:天琢照明
导读: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除了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国的文化、艺术、设计中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设计底蕴,北京的夜景照明也是国内前沿城市之一。谈及2014APEC领导人会议周北京夜景亮点,中川卓士表示:在国际会议期间,实行特别照明设计是非常罕见的事情。让各国代表人看到适合中国的灯光是强调中国在国际上的存在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其中,可以说对传统建筑物采用投光以及采用彩色照明灯具是比较中国式的照明方法。
针对景观灯设施容易给老百姓造成是节日喜庆活动的临时性装饰这种认识误区问题,中川卓士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本身夜间的投光就含有特别刺激的因素。在购物中心等场所,有时需要明亮凸显热闹氛围的照明设计,但是在一些政府建筑以及机场等场所,没有必要那么明亮。
根据目的性进行灯光设计,我觉得既可以避免造成人们的误解,对于设计师来说进行理性设计也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在旅行节目或其他电视节目上多看一些国外照明设计案例的话,照明设计考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不久的将来照明也会成为一个时代背景象征的存在,如同衣服一样渗入到平常生活中。十年之后将会产生和现在完全不同的景象。
城市照明往往过于关注灯光效果,城市功能性照明并没有得到合理实现,如何平衡两者关系呢?
中川卓士认为:传统观念上,景观照明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灯光设计,对建筑物的灯光设计要考虑其美观性。其实,我们有必要考虑将这两种想法结合在一起。分别考虑的话,设计出来的效果大多是不尽人意的。有时太亮,变成浪费性的照明设计,有时则是太暗无法确保安全性。我的照明概念是用最小的照明灯具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一直以来的照明设计总是采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方案,在设计时仔细揣度,使整体效果达到最佳。
由于考虑到节能,对于景观照明有很多争论,因为景观照明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可是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景观照明是体现城市繁荣的其中一种标志,那么景观照明能否做到节能与华丽并重?
我看到中国的建筑物,有时也会感到太浪费电。比如在巴黎除了历史性建筑物以外,法律上是禁止使用投光的照明手法的,可以说现在省电成为了全人类的应该关注的课题。
中国在省电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如果人民的认识提高,我觉得对灯光设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虽然在方法上使用LED等省电性强的照明灯具会有很大帮助,但是明确区分需要使用投光的建筑和不必使用投光的建筑也是有必要的。